顺丰涨价 快递业精细化定价机制起锚

发布日期:2017-10-27 19:38:47
0

低调调价

尽管顺丰是行业内公认具有资历率先涨价的企业,但此番涨价仍进行得谨慎低调。

时间上,选择在春节前,正如企业不愿被传播的重大新闻,往往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因为任何轰轰烈烈的事经过一个喜庆的春节后都会被淡化。同时,春节前是快递行业人手最紧缺的时段,虽然业务需求强烈,但业务量仍会明显下滑。因此,淡季涨价是对市场影响最小、最有利的时间点。

在公布新价格表的时间点上也是颇费心思,先是在行业内放风预热,然后是1月26日新运价正式出街,接下来才是2月1日正式执行。顺丰对外的表述是,这样可以给客户充分的缓冲时间。

与时间选择上的精心筹划一样,顺丰多次对外强调此次新价格体系是有升有降,强调按距离和地域为综合考量因素,使价格更精细化。此前,顺丰的运价是2元制结构,同城13元,异地22元,但在新方案中,目的地为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四川、广东、重庆、河南、甘肃等25省市,首重价格加1元,而新疆及西藏等长距离线路,首重加2元,而杭州同城、浙江省内、江浙沪等五成以上线路保持原价,只有广东到江西等线路运费略有下降。行业人士观察顺丰新的运价表,整体涨幅在2%左右。

虽然时隔4年微涨的2%,也立即引发行业的集体围观和热议,但共识是不会引发行业跟风效应,其他快递企业仍不敢涨价。《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多家快递企业的相关人员,都表示目前没有调整价格的计划。有阿里参股的百世物流公关总监杨新平明确表示,百世汇通目前没有调价计划。

物流专家、汉森世纪供应链总经理黄刚认为,企业惧怕涨价会丢失客户,是因为快递行业同质化严重,差异化明显就不怕涨价。这也证明中国快递行业还处在价格战的阶段,凸显多数企业利润偏低的现实。

价格精细化是行业方向

对于调价的主要目的,顺丰对外的一致口径是,新版价格体系以距离为基础更接地气,价格更为精细,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整体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和巩固顺丰以服务质量为首的核心竞争力。

能体现“精细”二字的例子是,新运价表中以广州为圆心到达全国共分为16个区,每个区域对应不同的价格。黄刚表示,顺丰的新价格体系是在向国际快递巨头看齐,像UPS、FedEx等在美国本土,是按照邮政编码,以州为圆心,综合考量距离、区域经济特征、运输资源稀缺度、业务量等诸多因素,制定出一套细化的定价方法。

以本身在行业内的地位来观察,快递体系纯自营的顺丰是最有能力进行调价的企业,其他快递企业加盟制为主,总部提供的价格只是参考,各个加盟网点乃至快递员可自行议价。这样的体系虽说成本更低,灵活性更大,但服务和效率都会被牺牲。

天使投资人、新媒体专家丁辰灵撰文表示,顺丰做这样的调整基于这样的背景:首先是顺丰已经是以快递为主的多元化的集团,除快递业务,还有生鲜电商网站顺丰优选,线下O2O门店顺丰嘿客,在多元化方面顺丰近几年还在加快脚步。其实,多元化如果没有精细的管理将是一场噩梦。之前为了方便用户教育,采取二元化的价格体系更容易抢占市场而现在用户都日渐成熟,顺丰品牌也深入人心,对客户需求进行细分并对企业的线路进行优化,资源深度配置,正是恰当的时机。

实际上,国际快递巨头也经常涨价,比如DHL今年开年就涨价了4.9%,UPS和FedEx也宣布按“体积重”的计价方式,即根据包裹的外形尺寸来计算运费,而非重量。有消息称物流业龙头德邦近期也有调价计划。黄刚认为,今后国内快递企业调价,对价格进行精细化管理也会成为常态。而企业也会将用户进行更为精细化的划分,比如对于追求速度和服务品质的客户提供价格更高的优质服务,对要求价格便宜但不在乎时间的用户提供价格更低的产品选择。

甩开跟跑者

国家邮政总局1月15日发布的《2014年邮政行业运行公告》显示,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45亿元,同比增长41.9%。

针对全国快速增长的包裹业务量,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多数快递企业始终把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放在首位,在价格战成为主要手段的同时,带给企业的是微利甚至亏损,没有空间和资本进行其他布局,更无暇通过创新技术来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顺丰在行业内以运营规范、资本实力强著称,因此有更多的余力来进行布局,其中去年上半年在全国同时开出的500多家嘿客门店,就是顺丰进行O2O布局的地面部队,模仿美国、日本、中国台湾成熟的“便利店+快递”的形式,除作为常规的配送终端外,最终让生鲜配送和虚拟商品,以及社区便利化服务实现赢利。

按顺丰的规划,嘿客店2015年将在中国开出4000家。已经开出的嘿客店作为沉淀成本,最终嘿客店节省出的送货到门的人工成本,会让顺丰相较其他快递企业更有优势。

快递企业之所以扎堆布局终端,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终端配送成本,是因为目前同城快递业务增速高于异地业务。邮政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65.9亿元,同比增长59.8%,而异地业务只增长36.4%。因此,像京东布局的移动自提车、地铁自提柜,成都人人快递开发的“业余快递员”捎带配送,还有在各地邮政系统力推的邮政快递柜等,都是快递企业在终端配送上的探索。在这些终端中,顺丰布局的嘿店最为人瞩目。

不过,这些方法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比如京东地铁自提柜一直使用率偏低,人人快递遭遇政策壁垒,邮政快递柜甫一收费立即遇到快递员抵制等等。即使顺丰嘿客,也面临着门店成本居高不下,代理收发快递包裹并不多的尴尬。

黄刚认为,顺丰此番调价虽然尽量选择在淡季并处理手法谨慎低调以降低对市场的冲击,但实质上这一举措却是一步战略性棋局,表面上看是顺丰在梳理自己的价格体系,丰富价格层级,实现价格精华化管理,但背后却是顺丰借中国快递行业尚未摆脱价格战的窗口期,利用自己在快递业务的领行优势和在O2O上的整体布局,用价格和服务与其他快递企业区隔,快速甩开跟跑者,强化行业领导地位和高端品牌形象的定位。